事情大多都有正反面,媒體報導也應該要兩面都報,才能讓讀者對事情有全面的看法。
這幾年台灣媒體,一面倒的介紹韓國的成功,最近開始介紹韓國付出的財閥代價。但是這個代價並不是最近才忽然出現,只是到現在才比較常被媒體報導出來。
台灣媒體常常這樣,只對事情的單一面向,一頭熱,然後過幾年換邊,熱事情的另一個面向。但是事情的這兩面,其實一直都是同時存在的。
多年前是上海熱,介紹上海的快速發展,值得借鏡,一陣子後,開始介紹這些發展,摧毀很多文化資產;後來是金磚四國熱,一直介紹中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的無窮潛力,一陣子後開始說,高速發展,在這些國家衍生的政治社會危機。
就像這樣,看台灣新聞,常常有種"勢不可擋"印象:上海將是全球最棒的城市、金磚四國是下一個投資標的、台灣政府要多學習韓國模式。
所以看台灣的新聞,像這個商周的報導,要自己平衡:韓國得了日本病,但是韓國也有台灣羨慕的三星奇蹟。
這兩種報導,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面向。
南韓得「日本病」 財閥大到不能倒 - 商業周刊
Thursday, December 27, 2012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2 comments:
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媒體的影響,我覺得有很多人的對事情的看法也總是侷限在某個面向之中,比方說總是有人喜歡說韓國多好多好,我們政府應該向韓國政府多多學習,可是如果你和他提起財團壟斷等等,他就會裝做沒聽到,不覺得這是該被討論的話題。還是因為有這樣的閱聽大眾,所以養出來的媒體才變成這樣呢?
我覺得有一種可能性是,台灣的媒體太過娛樂化了。所以就連看新聞,可能也有一種"趕流行"的現象。
最進最夯的新聞是甚麼,討論和意見也就一面倒傾向那一邊,討論內容不是真正的目的,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跟朋友間的話題。
就像前一年留行戴沒鏡片的假眼境,正在流行的時候很多人都戴,流行過了就一起笑那樣有點蠢。眼鏡只是一個手法,真正要的是與朋友一起的參與感吧!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