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27, 2012

看是該走還是不走

以前想在部落格上,整理自己的想法,但是一旦上班後,很多工作上的概念和想法,都與工作有關,不見得適合放在網路上詳述。不過2011年,工作上發生了很多負面的事情,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後,還是希望可以記錄自己學到的概念。

2011年工作情況的惡化,讓很多同事都在年中離職;回頭來看,當時沒有走,算得上是一個嚴重的評估錯誤;誤以為情況會受到控制,獲得改善。但是2011年10月開始,等待改變,已經愈等愈不耐,最後在工作上完全失去動力,陷入憤怒,而急著找到離開的路。自己離開的過程,可以說亂了分寸,只求儘速離開。

2011工作上的混亂,其實是難得的機會,學習很多事情;但是其中一個,我覺得一定要記取的教訓,就是該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去留,評估該走還是不走,然後有規劃有準備的離開。

自己要的是甚麼

之前公司的CFO跟我說,工作應該是本位主義,要由自己的觀點來看。不要在意周圍如何,最重要的是自己在這份工作上,是不是有學到和拿到,自己要的東西。我很同意這個概念,每一段時間都會去考慮,是不是有值得待下來的地方,還是該準備找尋下一個方向。

只是這樣的考慮,會有一個地方有盲點:如果公司有機會,可以學到和拿到自己要的東西,的確是該要留下來;但是如果工作環境卻在惡化,要如何判斷,惡化到甚麼程度,才該放棄這個機會然後離職?

每個人對工作都有要求,要滿足最基本的底限,我們才會繼續這份工作。這些要求很多種,可能是薪水、工作氣氛、工作量、職涯發展性、主管、或是辦公室地點。不管是哪一種,只要公司所提供的條件,低過能忍受的臨界點,我們就會待不下去,非走不可。但是重點在於,要如何可以有效的評估出,未來會不會惡化到不能忍受,然後提早準備離職找工作,而不是硬撐到真的忍受不了,然後才急躁的找尋下一份工作?

當工作環境出現比較重大的變化,就需要做這樣的評估。也許是更換主管、更換CEO (或更換任何C什麼O的)、公司搬遷、公司改組、公司政策改變、或是經營策略改變。不論哪一種,或多或少,早晚都會對自己每天的工作,造成影響。至於影響的方向和嚴重程度,會需要一段時間觀察後,才能有效的判定。所以一旦確定的工作環境的變化,就要儘快開始觀察和評估。因為策略政策搬家這樣的變化,相對較為單純;所以接下來,都會用比較複雜的更換主管來舉例。

如何評估

當要評估變化,會不會導致工作環境惡化到,必需要離開,可以分成三個面向來考慮。

第一個面向是,情況惡化到,自己不能忍受的可能性有多高? 以新上任的主管來說,可能我們不喜歡這個主管,不喜歡他的做事風格,或是跟他磁場不合。如果以往的經驗,知道跟這個人合作不愉快,那現在他掌握我們工作的生死,應該不會讓我們日子太開心。如果從來沒有遇到過這個人,那要開始注意細節,看出這個新主管,大略是一個怎麼樣的人,未來的工作環境是不是會惡化。

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可能性很低,那當然就不用繼續評估下去,就待著就好了。但是如果有可能會惡化到難以忍受,就要考慮第二個問題:公司有多大的可能性也會注意到,而且認定這個情況是一個問題? 很不幸的是,既然公司會指派這個人擔任主管,基本上表示公司認為,這個人適合擔任這個位置,不會有甚麼問題。表示公司和我們對於這個人的適任性,有很不同的看法。

這樣的情形會有兩種結局。比較好的情況是,我們的看法是正確的,公司後來也發現這個人不適任。像是這個人上任後,部門流動率變很高,公司也覺得這樣不行。另一種比較慘的是,對我們來說是問題的,對公司不是問題。這個人人品差到難以忍受,但是部門變得很賺錢,公司很滿意。如果是這樣的情況,不論我們的工作情況有多糟,公司都很難注意到,更不用說會認定這是一個問題。

如果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公司卻不會這樣認為,那一但情況如預期的開始惡化,就該開始準備走人。不過如果公司也很可能,會認定這是一個問題,就要再考慮下一個面向:一旦公司認定這是一個問題,會需要多少時間,去解決這個問題?

很多時候,公司發現一個問題,但會因為缺乏資源或解決方法,只好暫時忍受這個問題。例如發現這個人的確不適合擔任主管,但公司一時也找不到其他人選,只好暫時維持現狀。或者是,雖然發現這個問題,但是公司決定再嘗試,看是否會改善。也就是公司同意,這個人不適任主管,但是公司決定要引導他,談談看,然後看他是否可以改變(可是江山易改…),而變得比較適任。不論是哪一種情形,我們個人工作上的痛苦都會持續下去。只有公司根本的解決這個問題,才有可能讓工作的情況,回到我們可以接受的水準。

總痛苦期

如果評估的結果是,情況會惡化,公司會認定是問題,公司也最後會解決,那我們就可以估計出一個”總痛苦期”:也就是從情況惡化到不能接受開始,到公司根本解決問題所需的時間。可以考慮這個”總痛苦期”的長度,是不是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內。

這等於為自己的工作情況,拉出一個時間線,而這三個面向,就是”總痛苦期”的三個檢查點;可以隨著時間的進展,一邊觀察何時開始惡化,何時公司認定是問題,何時開始解決問題。這樣可以隨時評估,事情進展的速度,是不是還會在自己的接受範圍內,然後設定明確的停損點,甚麼時候之前,情況沒有進展到哪邊,就要開始更新履歷,找下一份工作。停損點一定要明確,而且一旦到了就要行動,不能自欺欺人。

當然這只是一個估計的方式,絕不是100%的準確。但是可以在工作情況惡劣,情緒受到影響,資訊混亂的形況下,提供一個可依據的評估方式。讓自己在還可以忍耐的時候,按部就班,跟下一份工作談到適合自己的條件;避免因為一直想再觀察看看,一拖再拖,等到情況已經忍無可忍的時候,新雇主開甚麼條件都願意接受,只要讓我離開現在這個鬼地方。

每一步都站穩,才能對長遠的職涯發展,有正面的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