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August 28, 2012

10 年經濟學人 & 趨勢分析


報章雜誌上,經常有對趨勢的分析預估。從股價到國際情勢,從一星期到二十年的都有。如果依照大前研一在2003年的書:中華聯邦,台灣和中國不但會統一,到今天還已經統一 7年了。這種趨勢分析預測,要如何閱讀參考勒? 最近我對於這件事情,有了新的認識。

十年經濟學人

2002年大四,因為規劃要唸MBA ,開始去南陽街補習,補美加GMAT。GMAT最困難的部分,除了修辭以外,就是閱讀了。只是美加閱讀老師,教的都是一些怪招,像是怎樣從段落猜出答案之類的,很難有幫助。閱讀還是需要平常多讀,提升程度。很多人建議練習閱讀,可以去買經濟學人雜誌 The Economist 來讀。我去台大對面的誠品問,當時英文雜誌還比較少見,沒有貨,要等隔週才有。

剛開始看英文雜誌,看得很慢,所以印象也特別深。讀的第一篇,就是下面這個,2002年2月21號出刊,當時911發生還不到半年,美國總統布希訪問南韓,去訪問了板門店的非軍事區,拿著望遠鏡,看著邊界對面的北韓士兵,文章在探討美國與北韓的關係,和美國未來處理北韓應該採取的方向。

後來看經濟學人,看得很有興趣,愈來愈常買,過了一年多後開始用訂的,每週一本。雖然嘗試過其他雜誌,像是 NEWSWEEK 和 TIMES ,但是還是比較喜歡經濟學人的內容。時間過很快,到今年看經濟學人已經滿10年 (連這個都進位成兩位數,真的老了...)。

經濟學人常對一個議題,深入分析。讀經濟學人,對我來說有兩個方面的影響:一個是學習不同的邏輯角度,另一個則是觀察如何分析預估趨勢。有的時候讀到好的文章,覺得值得留下來,所以從2003 年開始,開始上經濟學人的網站,把我覺好的文章,存下電子檔,做了電子版的經濟學人剪報。

以前的未來

現在,這些留下來的文章,有了新效果。因為大部分的預測文章,是針對接下來的五到十年。最早留下來的文章,預測的時間點都已經過了,現在重讀一次,可以看一下,當時覺得有道理的分析預測,有多少成為現實,有多少落差很大;最重要的,可以看看未來看分析預測,應該用甚麼角度切入。

最近重讀的兩篇文章,第一篇是2004年10月針對資訊科技的調查,標題是 Make it Simple。這一篇文章,介紹電子科技發展的困境,以及未來可能的解套和走向。另外一篇是2006年4月,針對網路媒體的調查,題目是 Among the Audience。分析非傳統的媒體的出現,會如何發展,且對傳統媒體會有怎麼樣的衝擊。

這兩篇文章,很適合重讀;他們的預測,就在日常生活的周圍,很容易回頭驗證預測有多準確。另外,科技業變化快速,短短幾年就可以看出,預測是不是準確。文章撰寫時的世界,跟今天已經很不一樣:當時Google是新起之秀(現在被其他新起之秀威脅)、數位相機正熱門 (現在很多人用手機的相機,不另外買數位相機)、車上的GPS還沒出現(現在每台車差不多都有)、最大個社群網站是MySpace (現在淪為My Empty Space),Facebook出現不久還不流行、智慧型手機 iPhone 要到2007才會出現。


整理摘要1: SURVEY-Make it Simple (Oct 2004)

電腦目前最大的問題,是功能愈來愈強,卻也愈來複雜昂貴。微軟調查發現,他們的明星商品OFFICE,大約只有10%的功能是大部分人經常使用的。軟體過度複雜,應該要有工程師以外的人設計電腦的使用,讓資訊科技變得簡單,一般人也可輕易上手。

企業的伺服器,也日益複雜龐大,維護成本愈來愈高,愈來愈容易出問題。企業需要愈來愈多的IT人員,來維護這些伺服器的運作。這些快速成長的複雜性導致,資訊科技要再進步,會有很大的困難。而急需的突破,就是科技在使用者端需要簡化,將這些複雜度,在使用者端被隱藏起來。

未來發展的方向,以企業來說,是伺服器改成向軟體公司承租,跟IBM或是HP買軟體和伺服器的服務,公司人員則是瀏覽器來使用,減少企業IT維護的負擔。

個人的話,因為網路普及,未來每個人隨時都會連線到網路上。包含微軟的多家公司都在開發,採用新的WiFi無線網路技術,讓所有的物品都連上網路,包括冰箱、電視、汽車、甚至衣服。數位相機也會連上WiFi,讓相片的分享更簡單。這些技術在未來幾年可能就會上市。因為要隨時連在網上,需要行動性,連線的裝置勢必會縮小,可能是小型單純上網的電腦,不然就是PDA或是手機。但是PDA與手機,將會面臨一定要搭配鍵盤、但鍵盤很小難操作,且吃掉螢幕空間等問題。

由於新興起的VoIP技術,讓網路電話SKYPE成為可能。既然電話只是傳送聲音的資訊,讓聲音整合由網路傳送,將可以與其他的資訊,文字、相片或影像,一起管理整合,可以大幅度簡化(至少對企業來說)設備管理的複雜度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站在8年後來看,可以很清楚看出哪些成真,哪些沒有。

今天的企業的伺服器,正在移向現在正熱門的雲端(也就是承租伺服器),但不見得是賣軟體的公司,而出現了專門投資雲端的公司(像是Amazon);很多人的確隨時連線在網路上,但是同時使用了Wifi 和3G的技術。幾年前的確出現幾乎只能上網的電腦,而且大受歡迎: 華碩 Eee PC 或稱為 NetBooK,但是目前這類型的產品,已經完全被智慧型手機,或平板電腦取代,PDA已經完全消失。而且除了手機和平板以外,基本上沒有任何其他裝置連線到網路上。相機被整合進了手機,直接用手機照相分享。

觸控螢幕的進步,讓手機的螢幕可以變身為鍵盤,解決行動裝置鍵盤的難題;之前風迷一時,以鍵盤和email為號召的的黑莓機,則是面臨嚴重經營危機;軟體的簡化,APPLE 的 iPhone在這部分的成果,是有目共睹的,讓使用者下載需要的APP,只使用用得上的功能。SKYPE雖然剛開始令人驚艷,但後來並沒有普及;的確有企業採用VoIP技術,整合電話的管理,也有APP可以讓使用者打網路電話,但是重要的電話,一般仍會選擇品質較為可靠的電話線,而非網路電話。暫時沒有人,會考慮只使用網路電話,停用電話服務。




整理摘要2: SURVEY- Among the Audience (Apr 2006)
http://www.economist.com/printedition/specialreports?year[value][year]=2006&category=76984

新出現的媒體,部落格、PodCast、或是維基類型的網站,最大的特色就是,不再是由傳統媒體,單方面主導資訊的時機和流向。新媒體是"參加式"的,任何人都可以發言。原本單純是聽眾觀眾的人,都可以主導議題的發佈和時間點,然後其他人會回應,影響意見的形成和走向。資訊不是只由電視收音機報紙流向聽眾,現在是雙向的資訊,在人與人之間之間流動。

這個改變將劇烈影響媒體的生態,現在重大的議題,有時候是在部落格竄起,集結很多人的支持,然後主流的意見形成產生影響。傳統媒體的重要性逐漸下降。部落格對報紙會有劇烈衝擊,PodCast會對廣播業有很大的影響。五年內很可能每個人,都會有部落格帳號,來表達自己的意見。

報紙的分類廣告,也受到劇烈的衝擊。以往在報紙上刊登的一些交易資訊,已經快速的遷移到網路上。未來的所謂分類廣告的資訊,很可能都會集中在網路上,而非報紙。新出現的新聞集結網站,像是 Google News,讓使用者一口氣集結多個新聞來源,讀者不再到單一新聞網站,看完所有的新聞。這讓資訊流通更快更有效,但是對於新聞產業,要利用廣告賺錢會更加的困難。


讓使用者分享創造的影片,目前最成功的是剛起步的是YouTube,不過Google也已經推出Video的服務,讓使用者可以上傳自製的影片分分享,這會是下一波參與式媒體的重要發展。

所以未來的媒體公司,不再是指掌握媒體管道的公司,像是電視公司或是廣播公司,而是指能夠結合內容和使用者的公司。任何能有效結合兩者的公司,將會在新的媒體競爭中勝出。Yahoo! 和 Google 是目前最有可能崛起的媒體公司。Yahoo!雇用編輯人員,針對網路的內容消化和分類,Google則是用電腦程式判斷的方式;因為Google的方式,可以避免編輯個人的偏見,是比較有機會勝出的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天,網路上參加式的媒體,已經是很多議題成型的常態。美國占領華爾街,台灣的Makiyo 毆打計程車司機事件,都先在網路上受到矚目,主流媒體才開始跟進報導。只是這些網路熱潮,很少由部落格開始,而是由臉書和噗浪。

部落格在2007~08之間已經逐漸退燒(沒有消失),新的推特、噗浪、微博,成為新的發言地點。單純的因為,大部分的時候,每個人都只有短短幾句話要說,但想知道自己有興趣的人、或朋友說了甚麼。適合長篇大論的部落格,比較沒人寫,也比較沒人看(包括這一篇也是)。以往的部落格加上RSS,分享傳播效果,遠不如這些新出現的服務。

網路上的影片,現在已經是常態,Google放棄了自己的影片服務,買下YouTube。現在Youtube上有來自全世界的奇怪影片,還成為了台灣媒體主要的新聞來源。新聞台也開始徵求觀眾,將拍到的新聞畫面,直接上傳;這些原本只是觀眾的人,現在透過手機和網路,在伊朗選舉、埃及暴動、日本海嘯,將以往難以取得的畫面,傳播到全世界。

最大的改變,當然就是2006年還沒流行的Facebook。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在上面,與朋友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生活。到最後,這些來自朋友的想法和生活,反而是大多數消費者最有興趣的資訊。所有的新聞、網站、部落格、幾乎都回到Facebook上面來分享。結果,最有效結合使用者和內容的方法,不是雇用編輯去評比,也不是讓電腦程式去判斷,而是讓使用者和自己的朋友去自由分享。Facebook的使用者不斷為彼此創造出,有趣的內容,成為新媒體最大的贏家。Google 仍在嘗試奪回優勢,Yahoo!則在逐步沒落 (台灣的雅虎奇摩是極少數的例外)。




非均勻分布

從這兩個例子看,最簡單(幾乎是廢話)的結論就是,未來可以預測,但不能很精準的預測。兩篇的大方向都是正確的,至於細節就比較不一定。不能單純的說,預測準或不準。預測的精準度分佈,也不是均勻的,不是都對或是都錯。何況,時間也還在前進,有些預測也許今天沒有實現,但明天有可能成真。

大致來說: 時間近,範圍廣,與當下環境類似,預測就準;反過來,時間遠,範圍細,與當下差異大,預測就不準。其中時間遠近、範圍是廣是細,都必須看預測的產業和議題來決定,但是這兩項特性相對來說,都是比較好理解的。與當下環境類似與否,就比較不直覺。

環境如果都不變,預測當然準。但是環境類似,並不見得表示環境不變,而是環境改變的方向和速度,都和預測當下類似。

像是在 2004年的觸控螢幕技術,效果不好成本也高,當時認為要拿來作為主要操控介面,還需要很長的時間。因此面對即將出現的上網需求,作者認為小鍵盤的使用是必然,小鍵盤將是主要技術瓶頸。但後來觸控螢幕技術突破,也就是環境改變的速度加快,讓螢幕兼鍵盤成為可能,iPhone也就出現。作者預期的瓶頸也就不存在。

將當下的趨勢放大,往未來延展,是很簡單常見的預測方式,但也很常出錯;所以當大家拿iPad看小說,很自然就會有人預測書本會被取代。所以當Wifi技術出現,預測家中除電腦外,其他電器也都會連上網路,似乎也是合理的下一步。但是當大家可以拿著平板電腦,家裡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網,為什麼電視或相機會需要上網? 平板電腦讓環境改變的方向轉了彎。

所以極端放大趨勢的預測,像是人人都會有部落格,或是Skype取代電話,也是比較容易出錯的預測,當這項技術快速擴張的時候,看起來都似乎合理。但只要後來發展速度改變或是轉向(這很常發生),預測也就跟著失準。

先前看過一本書: Your Flying Car Awaits這本書回顧20世紀,很多對人類科技發展錯誤的預測,像是會飛的汽車、流行性感冒被根除、控制天氣、去月球度假等。這本書對於預測趨勢,有很生動的描述: People have always imagined what life would be like in the future. Most of the time they've been wrong. Often they were really, really wrong.

報章雜誌的預測,當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,但是閱讀的時候,要有基本的認知,裡面必然有對也有錯,需要邊讀邊判斷,每個預測的大小、遠近、有多少仰賴在環境與今天類似、預測是不是只是放大今天的趨勢。這樣才能在大量的分析預測的文章中,客觀評估預測實現的可能性,真正獲得對趨勢有效的了解。